癌痛评估
是癌痛治疗前的重要工作,在患者的密切配合下,把疼痛程度以数字化形式表达出来,全面动态地了解疼痛情况,从而合理有效治疗。
1、数字分级法(NRS):是最常采用的方法,用计数尺将疼痛程度用0-10依次表示,0表示无疼痛,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。按照疼痛对应的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:轻度疼痛(1-3),中度疼痛(4-6),重度疼痛(7-10)。
2、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法:根据患者疼痛时的表情判断疼痛状况,适用于表达困难的患者,如儿童、老年人或其他交流障碍的患者。
3、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(VRS):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诉,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、中度、重度三类。
(1)轻度疼痛:有疼痛但可忍受,生活正常,睡眠无干扰。
(2)中度疼痛:疼痛明显,不能忍受,要求服用镇痛药物,睡眠受干扰。
(3)重度疼痛:疼痛剧烈,不能忍受,需用镇痛药物,睡眠受严重干扰,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。
癌痛的治疗
1、病因治疗:癌痛的主要病因是癌症本身及相关并发症,有效的抗癌治疗可缓解疼痛。
2、药物止痛治疗: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治疗指南,癌痛治疗有五项基本原则。
(1) 口服给药:口服是最简便、安全的给药途径。
(2) 按阶梯给药:按照三阶梯原则,根据评估的疼痛程度,给予相应止痛强度的药物,常用药物包括曲马多、吗啡、羟考酮等。
(3) 按时给药:癌痛多为慢性痛,卫生部推荐首选可持续12小时镇痛的控缓释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,根据药代动力学,按时给药疗效最佳。
(4) 个体化给药:根据病人基本情况选择合理方案及辅助用药。
(5) 注意具体细节:治疗中动态调整用药,达到最佳治疗目标。
正确认识癌痛,减少认识误区